新聞中心
行業動態 | 互聯網金融協會年初或將掛牌:旨在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蘊藏的風險不斷暴露,有跡象顯示,進入2016年1月,互聯網金融監管動作頻頻。
繼北、上、深等地暫停互聯網金融企業注冊之后,近日又相繼曝出互聯網金融協會有望成立和互聯網金融統計制度確立的消息。還有消息稱,互聯網金融協會也有望于年初完成掛牌。
或旨在引導行業健康發展
據媒體最新報道,一直處于組建籌備狀態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即將于年初完成掛牌,該協會由央行牽頭,并在掛牌后負責互金同業間的信息交流和行業標準制定等事宜。其功能是對互聯網金融行業進行自律管理,將在互聯網金融監管中發揮重要作用。
該報道還稱,仍處于籌備掛牌狀態的互聯網金融協會或將以更高定位,來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實施自律監管。在籌備方案中,該協會與未來或將成立的網貸、眾籌等互金子行業協會不構成沖突,而具體到子行業的監管事宜,仍將由相對應的行業協會承擔。
同時,1月15日,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在答記者問中透露,人民銀行已設計了一整套互聯網金融統計框架和統計方法,統計內容廣泛涵蓋了互聯網金融的從業機構和參與對象。統計監測的范圍較為廣泛,而統計監測的重點是風險較大的網絡借貸。
就在2015年12月28日還出臺了《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官方稱,這是為規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促進網絡借貸行業健康發展,更好滿足小微企業和個人投融資需求。
對此,受訪專家與企業均稱,上述一系列監管動作可能旨在引導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發展。因為在他們看來,互聯網金融參與者眾多,帶有明顯的公眾性,并且很容易觸及法律和監管的紅線,如非法吸收公眾存款、非法發行股票債券、集資詐騙等,甚至會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因而加強監管很有必要。
“協會成立有必要,任何行業都需有行規,這有利于互聯網金融行業規范發展,也利于該行業的健康發展。”對互聯網金融非常有研究的對外經貿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首席研究員、財經評論員蘇培科對《中國經營報》記者分析稱。
蘇培科還認為,P2P不能代表互聯網金融。在他看來,互聯網金融并沒有改變金融的實質,不管是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它的本質還是金融服務,這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它僅僅是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工具,或者它的平臺,來撮合資金的一個方式。同時,千萬不要把互聯網金融跟P2P畫等號。互聯網金融包括的范圍很廣,P2P僅僅只是它的一個資金撮合的渠道而已。
受訪企業也稱加強監管有必要。風控專家、石榴殼董事長李家安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高規格的互金協會將對規范行業經營行為發揮重要作用。”
在他看來,將互聯網金融納入金融業綜合統計體系,將徹底改變借款人只注重銀行信用記錄,不注重民間信貸信用記錄的局面,對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創建和諧社會,控制行業風險,提升行業經營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特別是統計借款方的情況,與央行信貸登記系統具有異曲同工之妙,將對平臺經營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同時對假標、自融都有極大的震懾作用。
同理,掌眾金融聯合創始人、首席戰略官譚春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也持類似看法,“上述傳出的一系列監管動作仍然延續了此前監管細則透露出來的輕事前、重事中和事后監管的監管思路。鼓勵發展態勢好、運營規范、技術實力強、合法合規的平臺率先進步,引導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態度沒有變。”
有賴于企業自律以及監管機構規范引導
在受訪人士看來,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賴于企業的自律以及監管機構的規范引導。
對此,譚春提出了“三個加強”。在他看來,要加強三大方面:第一,要加強平臺自身能力建設。“互聯網金融作為傳統金融機制的有益補充,瞄準增量機會,看清楚自己服務什么樣人群,抓住垂直細分領域用戶需求,用技術手段提高金融可獲得性,并有效控制風險的互聯網金融創業平臺將優先發展起來。”譚春對記者稱。
第二,要加強信息共享機制。在譚春看來,將各個互聯網金融平臺分散的數據有機整合起來,形成借款人信息共享機制、金融數據統計機制,有效避免 “一人多貸”“信息孤島”等問題的發生。通過共享系統和統計系統可以達到信息流通,整個網貸行業征信及平臺風控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第三,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和消費者權益保護。互聯網金融行業蓬勃發展,與此同時,借款人惡意欺詐、過度負債、受高息誘惑非理性投資等信用風險事件也頻出。
因此,在他看來,系列監管動作打出重磅組合拳,鼓勵平臺加入協會、接入監管系統、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正是適應了智慧監管、信息融合的大趨勢。
對于未來我國的互聯網金融將向何處去,銀監會政策研究局副局長張曉樸公開撰文稱,答案全在我們自己手中。一方面,有賴于一家家企業的不懈探索和整個行業的自律;另一方面,也需要法律法規和監管機構的規范引導。《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發布宣告著中國互聯網金融野蠻生長的時代正式結束,規范發展開始成為主旋律,法治化和依法監管成為行業常態。
上述《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了互聯網金融的概念,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勵創新、支持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的政策措施,明確劃分了各個互聯網金融形態的監管職能部門,同時還制定了網絡借貸、股權眾籌融資、互聯網消費金融等應當遵守的基本業務規則。
不過,有業界人士認為,隨著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成立和互聯網金融統計制度的確立,網貸行業由中央統籌指導、地方具體監管規范和行業自律“三位一體”的監管格局已經成型,接下來網貸或將迎來具體的整頓和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