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行業動態 | P2P監管細則滿月 互聯網金融行業冰火兩重天
2016年的1月即將走完,而《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P2P監管細則”)到今天也滿一個月。互聯網金融行業在這一個月來,地方監管收緊,但也有諸多融資、招兵買馬的利好消息,可謂是風冰火兩重天。
地方監管收緊
隨著P2P監管細則的下發,各地方正加強對P2P的監管。
今年1月初,北京市工商局下達電話通知,要求各區下架所有跟民間融資相關的廣告,包括但不限于P2P、理財廣告等,北京的電視臺、報紙、樓宇、互聯網等廣告形式均在禁止范圍之內。
與此同時,北京、上海、深圳以及重慶等地均暫停互聯網金融公司工商注冊。深圳市金融辦最先發函要求自2016年1月1日起,暫停新增互聯網金融企業名稱及經營范圍的商事登記注冊,其中名稱行業用語為“互聯網金融服務”的不再核準,經營范圍表述為“依托互聯網等技術手段,提供金融中介服務”等也不再核準。隨后,上海市工商局也發文稱,從2016年1月4日起暫停互聯網金融公司的注冊。與此同時,網絡流傳的一份2016年1月9日北京工商登記注冊處下發的《關于本市范圍內暫停投資類企業登記的通知》亦顯示,北京將暫停核準“投資”“資產”“資本”“控股”“基金”“財富管理”“融資租賃”“非融資性擔保”等字樣的公司企業。
融360分析師李歡歡告訴新浪科技,由于P2P行業此前一直未納入監管范疇,行業野蠻生長,平臺跑路等問題層出,帶來了惡劣影響,不利于社會的穩定,行業監管勢在必行。”
“因為監管細則要求地方來監管,所以一些比較重視的地方就陸續出臺了一些監管政策。”網貸之家首席研究員馬駿在接受新浪科技采訪時表示,“這肯定會對P2P行業帶來一定影響,一些不正規的企業將被清洗出去。”
“實際上,尚在征求意見階段,其未生效,但是我們也注意到,個別地方監管確實開始收緊,比如暫停互聯網金融公司工商注冊、暫停網絡借貸平臺名稱的核準等。”互聯網金融資深分析家、大成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肖颯告訴新浪科技,“這透露了一個重要的監管信號:P2P監管細則即將正式頒布,頒布至生效期間,監管層將會嚴格監管網貸行業。”
也有許多互聯網金融公司告訴新浪科技,目前公司正在按著監管細則去調整業務。易觀國際互聯網金融分析師沈中祥也告訴新浪科技,目前多數平臺則是在檢視自己的業務是否符合要求,以降低正式監管細則下發之后的整改難度。
對于P2P企業將如何整改,肖颯的觀點是,P2P企業整改的基本思路是吃透P2P監管細則透露出來的監管思路,依照征求意見稿的基本思路進行整改,如修改名稱、加強信息披露、做好客戶信息保護、建立反洗錢機制、停止混業經營(特別是注意征求意見稿的十二項禁止性規定)、做好投資者教育工作與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主動審計,并與律師事務所合作,聘用律師進行業務合規性審查。
融資消息不斷
在監管政策收緊的情況下,互聯金融行業融資消息也不斷。
1月初,螞蟻金服內部人士向新浪科技確認,該公司正在進行B輪融資,但是對于投資方和融資金額并未透露具體細節,但可以肯定的是,“仍是人民幣基金”。
另有消息指出,螞蟻金服早已實現盈利,早在2014年營業收入為101.5億元,較2013年同比增長91.6%;調整后凈利潤為26.3億元,凈利潤率為26%。
在螞蟻金服之后,其對標企業京東金融在1月16日宣布,已獲得由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嘉實投資和中國太平領投的66.5億元。此輪融資后,京東金融估值為466.5億人民幣。
與此同時,一些P2P企業也有資本方面的動作。
1月8日,以汽車抵質押借款作為核心產品的P2P車貸平臺玖融網獲得天鴿互動4680萬元A輪融資。
1月11日,短融網宣布完成由輔仁集團投資的總金額為3.9億人民幣的B輪融資。本輪融資過后,短融網估值已近十億元人民幣,輔仁集團成為短融網第一大股東。
移動互聯網借貸平臺“我來貸” (WeLab)1月20日宣布獲得10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馬來西亞國家主權基金——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領投,歐洲大型銀行ING(荷蘭國際集團)以及廣東省國有獨資企業粵科金融集團有限公司等跟投。
1月25日,借貸寶宣布已完成第二輪融資,此輪融資額為25億元,估值達到500億元。據悉,此輪融資由某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領投,并有多家機構和個人投資者參與。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互聯網金融企業也在醞釀上市。近日,陸金所董事長計葵生表示,公司考慮在香港或者上海IPO,最快就在今年進行。而陸金所在去年12月融資9.24億美元,投資者包括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和民生銀行。
在李歡歡看來,上市利好也跟監管強化有關聯。他認為,“監管落地,政策明確,有利于優質平臺加快上市,兌現行業發展紅利。”
另外,李歡歡認為,“資本方選擇投資平臺,這是資本對于行業趨勢、平臺估值空間等做的判斷。雖然政策因素是行業的一個變量,但目前政策對于P2P的態度仍是鼓勵,監管出臺不是對行業的整體否定,而是規范化。因此,不會影響資本方的投資決定。”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嵩山資本總裁張濤,短融網融資當天,他告訴新浪科技,雖然行業還存在不穩定性,但是互聯網金融行業是大趨勢,應該抓住機會,而且基金方面一般都會去看去盡調這個平臺是否值得投資。
傳統金融機構人才繼續流向互聯網金融行業
今年年初,傳統金融機構高管離職潮還在繼續,而如火如荼的互聯網金融行業成了最好去處。
1月初,中國建設銀行總行電子銀行部總經理黃浩已離職,加盟螞蟻金服任副總裁,向總裁匯報工作。螞蟻金服相關人士確認,黃浩的級別是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職務是總裁助理。
1月11日,點融網對外宣布稱,原渣打中國總行副行長羅龍翔、原平安普惠副首席風險官馮瑞彬,以及原匯豐銀行中國區首席法律顧問周莉莉,已于 2016年1月首周入職點融網,并將分別出任首席運營官(COO)、首席信貸官(CCO)和董事會秘書兼總法律顧問 (BoardSecretary&GeneralCounsel)三大重要職位。
點融網創始人、聯合CEO郭宇航認為,“互聯網金融的持續高溫,以及互聯網金融吸引到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人才已是大勢所趨。預計未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金融機構高層,他們可能在傳統金融領域里面做了幾十年,但看到互聯網金融的巨大潛力,還是愿意放棄顧慮,進入一家互聯網金融公司。”
沈中祥也觀察到傳統金融機構的高管跳槽到互聯網金融企業這種現象,他認為,未來互聯網金融企業機會會更大一些,至少掣肘會少很多。
上一篇:互聯網與網絡營銷策劃的分析
下一篇:柳傳志:聯想現在正面臨第四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