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人物動態 | 李開復在知乎1小時收益10萬 還看好知乎Live和微信結合
李開復在知乎1小時收益10萬 還看好知乎Live和微信結合
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近日在知乎Live就創業話題進行了答疑分享,該分享得到了眾多知乎網友的追捧,定價499元的200張門票剛開放便一售而空,當日收益10萬元。
在分享中,李開復圍繞參與者所提出的近30個問題進行了解答,涵蓋餐飲、VR,內容創業,團隊管理等諸多問題,方式主要為語音和圖片。
值得一提的是,李開復還就近期知識為主的“分享經濟”發表了看法,他表示,個人非常看好“知識分享”以及通過互聯網打造知識市場(Knowledge and Market)。因為互聯網非常適合最低摩擦的交易,而如果做線下會非常的困難;知識本身是人與人的連接,完全是數字內容的分享。不過若想搭建起知識市場會有很多挑戰,包括吸引用戶、留存用戶、獲客成本等等問題。
此外,針對有用戶問及知乎Live是否會在微信端與騰訊進行合作?李開復透露:“微信是屬于騰訊的,騰訊也是知乎最大的股東之一,所以我相信這兩方會有很好的協調。知乎對于知識共享的長期積累,再加上微信獲客的能力,如果兩方結合,個人非常看好。”
需要說明的是,此次李開復知乎Live的10萬元收益,創新工場方面表示將用于公益。(李根)
關于知乎Live,可以參看新浪科技報道《知乎推出實時問答產品 還公布了去年爆發性的數據》
以下為李開復知乎Live答疑問答節選:
問:怎么看待內容創業?對創造業者有哪些建議?
李開復:內容創業者在初期應該尋找各個不同的平臺,看看在這個平臺上你能提供的價值和得到的成長、收入。隨著經驗的累積,再去找一些機會。建議不要太快就被一個模式鎖定,試試不同的模式。比如說知乎Live也是一個內容的模式,我通過語音就在創造一個內容,但是這個模式是新的。還要多看看不同的新模式,有沒有適合你的。比如邏輯思維,最早用微信作平臺,創造了好的內容,做了各種模式的引申。我認為邏輯思維比較好的兩點在于好的內容和對的平臺。用這個案例啟發,不要過早去想商業模式和打造平臺。首先要有好的內容,然后內容模式會在實踐中逐漸被摸索出來的。
問:如何去評價創業者年齡趨向低齡化的現象。
李開復:還是需要辯證地看待。我覺得在創業的過去20年里,可以看到在某段時間是非常年輕的創業者可以做出很好的成果,因為做一個APP、一個游戲就可以帶來巨大的價值。但是這方面也在不斷的改變,有些領域是這個方法做不成的,比如說做一個O2O的公司,尤其是一個線下成分比較重的,如果沒有相當的沉淀和行業經驗是做不成的。比如在人工智能領域沒有博士的學位或者10年的工作經驗,也很難做出一個技術的。所以我覺得要看不同的方向,比如網紅、網游,年輕創業者可能存在優勢,尤其是把自己更加貼近用戶, A站、暴走漫畫等都是年輕創業者做出來的。
問:您對大眾創業怎么看?
李開復:在未來的社會里曉得公司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人會參與到小公司。而不是大公司,這是一個國家和經濟需要的一個轉型,我相信也是為什么政府推動這個方向。但是創業的人越來越多,但是我們要非常清晰分割這個創業里有非常少數的是在做科技型的偉大公司的創業,而適合這種公司的人能做成的人是非常少數的的比例,所謂的大眾創業,我認為絕大多數在服務業,或者是垂直型,甚至個體戶....我覺得滴滴和 Uber的司機,淘寶店主也是一個創業者。那么在這樣的思考體系下,我覺得大眾創業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可是比較遺憾的是,很多人認為說大眾創業都要成為下一個BAT,那我覺得這個其實是不是適合99%的人,所以我覺得這一點要講的清楚。